随着“双12”购物节的临近,各大电商平台再次掀起了促销热潮,消费者们纷纷摩拳擦掌,准备抢购心仪的商品。然而,在享受购物狂欢的同时,不法分子也瞄准了这一时机,利用“礼品代发*裹”的方式实施诈骗,让不少市民在收取快递包裹的同时,不慎掉入了诈骗陷阱。
近日,记者注意到,有不少网友在社交媒体上反映自己收到了空的快递包裹,这些包裹里并没有实际商品,而是装有不同形式的领奖信息。有的是以卡片形式出现,上面印有刮奖区域和二维码;有的则是领奖宣传单,同样诱导收件人扫码参与所谓的“抽奖活动”。
在外地某小区的快递驿站,工作人员也反映最近陆续收到了一批这样的*裹。有居民在现场拆包后发现,*裹里装的是通知中奖的宣传单。一位事主在刮开奖票后,被诱导扫码加入了一个微信群,并在群里成功领到了2元现金红包和两瓶洗衣液等奖品。然而,这仅仅是诈骗的开始。随后,她又中了一个8800元的大奖,但被告知需要缴纳800元的手续费才能领取奖金。当她正准备前往银行给对方转账时,幸好遇到了在小区里进行反诈宣传的民警,才避免了上当受骗。
在这类诈骗中,不法分子通常会先给受害者一点“甜头”,以诱使其继续参与活动并投入更多资金。然而,这些蝇头小利只是诈骗的诱饵,真正的陷阱在于后续的领奖手续费。一旦受害者被诱导缴纳了手续费,往往就无法再联系到诈骗分子,而所谓的奖金也自然无法兑现。
针对此类诈骗行为,民警提醒广大市民:当收到陌生人寄来的快递包裹,或者在快递中夹杂了刮奖卡或宣传高额回报的小卡片时,一定要保持警惕,不要随意扫码加群领取奖励。此外,还可以采取以下措施来防范诈骗:
1. **核实信息**:在收到快递包裹时,先确认是否为自己购买的商品。对于未知的快递包裹,可以通过快递单号查询物流信息,或者联系快递公司核实包裹的真实性。
2. **谨慎扫码**:不要轻易扫描快递包裹中的二维码或点击不明链接。这些二维码或链接可能包含恶意软件或钓鱼网站,会窃取个人信息或诱导转账。
3. **保护隐私**:不要在社交媒体上公开自己的快递单号、收件地址等个人信息,以免被不法分子利用。
4. **提高警惕**:对于任何涉及转账、汇款等金钱交易的要求,都要保持高度警惕。切勿轻信陌生人提供的“高额回报”或“中奖信息”,以免上当受骗。 总之,“双12”购物节期间,市民在享受购物乐趣的同时,也要时刻警惕诈骗分子的陷阱。只有保持警惕、提高防范意识,才能确保自己的财产安全不受侵害。